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缅怀先烈、不忘历史、争取永久和平,6月8日,12级区域经济管理班全体同学在博学楼412教室举行“观《四万万人民》,感大中华之魂”主题班会活动。班会以荷兰著名电影纪录片导演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为主线、回顾当年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的历史点滴、以及围绕这部影片拍摄的幕后花絮、伊文思本人的中国情结等内容。校学生处李晓鸥副处长、城市赢家娱乐城 张杰副院长、杨曦副书记、城院分团委书记张云雪老师等领导出席本次班会。赵凡同学主持班会。
班会正式开始前,先由张杰副院长讲话,他首先代表张国山院长和王德起书记预祝班会能够圆满成功,之后又以个人名义向班会提出了期望,希望班会能够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为让参会领导能尽快熟悉班会主题,在开始阶段,同学们刻意制作了五分钟《四万万人民》的片段集锦,现场播放。
观影结束后,由三个小组派出代表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影片及其作者伊文思。第一组代表张浩宸同学讲解的题目是《〈四万万人民〉人物谱》,主要介绍了影片中出现的人物。由于时代久远,同学们对影片里的一些主要“角色”并不十分了解,张浩宸及其组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这些人物进行剖析,并指出英文解说中的一些错误及出现这种错误可能的原因,这对同学们深入了解影片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二组代表武?同学发言的题目是《〈四万万人民〉拍摄前后》,介绍了影片从酝酿到发布的诸多环节,重温了影片背后暗藏着的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她的发言似乎将我们又带回到七十多年前,带回到那战火纷飞、国人颠破流离、命途多舛的年代。第三组代表陈兴禹同学发言的题目是《伊文思与中国》,将伊文思拍摄的与中国相关的三部记录片《四万万人民》、《愚公移山》、《风的故事》作为纵线,重点介绍作者拍摄这三部影片的关注点、表现手法的不同及其所反映出的心路历程的变化。
小组发言后,由三位学生代表孙一可、曹雅竹、韦阳军发表观影感言,题目分别为《四万万人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抗争》、《历史还原的红色》、《中华不倒、龙魂不息》。
班会最后,由杨曦副书记进行总结发言。杨书记对班会的选题和组织进行了高度赞扬,对同学们如此认真、用心去办这次班会表达了感动的心情。杨书记认为,同学们之所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次班会活动中,恰恰说明了人类和平在世界范围内仍是重要的主题,战争年代的远去并没有抹掉新一代青年人居安思危、珍惜幸福生活、巩固睦邻友好的责任。他从当代大学生中看到了青春的力量、历史的担当,他希望同学们未来能将这种力量和担当带出校门、带入社会,希望这次班会能成为在座同学们一生中永远美好的青春记忆!杨书记也针对同学们发言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提出了建议,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班会结束后,到会领导与12级区经班全体同学合影留念。12级区经班还为班会制作了纪念册,收录了三篇观影指南和同学们的观影感言。
(刘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