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党史学习的实践教育环节,2021年6月24日,城市经济管理系教师党支部与土地资源管理系教师党支部共同组织党员教师赴京报馆(邵飘萍故居)参观学习,感受了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发展规划与评估处副处长范延英作为城市经济管理系教师党支部联系人共同参加了学习活动。
京报馆位于西城区椿树街道魏染胡同是传奇报人、革命志士邵飘萍办报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馆内正前方影壁上自右至左镌刻着四个大字:铁肩辣手。原句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名臣杨继盛得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邵飘萍非常推崇这两句诗,用于自勉,也勉励同仁。其主题展览分为《京报与京报馆》、《百年红色报刊》和《邵飘萍生平事迹》三个部分, 同时,京报馆还在多处进行了场景还原,包括编辑部、邵飘萍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邵飘萍家的书房和会客厅等。
通过参观,大家了解到《京报》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期刊,于1918年10月5日问世,创刊后,邵飘萍作为社长和主笔,始终坚持公平正确的办报理念和宗旨。京报的销量也从最初的300多份,一跃上升到4000多份,成为京城名报。《京报》注重新闻报道和时政评述,反帝反军阀旗帜鲜明,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配合党的北方革命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邵飘萍的笔锋曾经让张作霖乱了手脚,秘密汇款30万给邵飘萍,但邵飘萍立即退回,并继续在报端不断揭露张作霖。冯玉祥曾道:“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1925年邵飘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邵飘萍被奉系军阀杀害,《京报》被迫停刊,1928年,在其夫人汤修慧的主持下再度复刊,直至1937年七七事变。
毛泽东也曾深受邵飘萍影响。《毛泽东年谱》载:1919年2月19日,毛泽东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改组大会,听邵飘萍讲授《新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曾多次拜访邵飘萍,并得到邵在经济上的接济。” 毛泽东跟斯诺谈话时,评价邵飘萍是“一个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到了晚年,他仍称:“我是邵飘萍的学生。”
通过参观学习,老师们都深深为邵飘萍的事迹所感动,不仅因其怒拒30万诱惑的传奇人生深入人心,也更认识到作为知识分子、高校教师和学者,应肩负的立德树人、坚持真理的责任。
参观后,大家又一起考察了经过重新整治的魏染胡同,魏染胡同修旧如旧,整条街透出青砖灰瓦的古朴样貌,不仅是旧城保护的典范,其打造的交通微循环也是城市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重要案例样本。